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身边的事 > 正文
    购物车
    0

    合阳的特色庙会

    信息发布者:南岳庄村
    2023-04-01 11:57:09   转载

    合阳的特色庙会      

    昔日的合阳大地上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庙宇,有佛教的也有道教的,还有供奉民间神的。有庙就有庙会,而商品贸易与娱乐活动又是庙会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形成了不少具有特色的庙会,甚至这些特色名称居然代替了庙会原先的名称。
    福德村土地庙会    土地崇拜是农耕社会重要的民间信仰,土地神位居过去农村“家宅六神”的首位,被尊称为“中央主”。但在合阳,把土地神这位与老百姓最为接近的“基层干部”奉为大神来崇敬的,是县东二十里的坊镇福德村,而且形成了方圆有名的正月二十八庙会。人山人海,客商云集,戏班唱戏自不必说,每隔几年还要出一次规模宏大的民间社火。奇怪的是,每到这天,总要刮一阵风,黄尘蔽日,沙土飞扬,甚至滴几星雨。今年82岁的宋鲁老人说,从他记事起,土地庙会就没有过好天气。人们说,土地爷么,就要起一阵风,刮得灰溅土冒,不然还能叫土地爷?
    南蔡庄卖筒筒会    在金水沟西的南蔡村村西,原有一座观音庙,每年二月初二“龙抬头”那天过庙会,人称“卖筒筒会”,“卖绸绸会”。筒筒,用芦苇秆截成,长约20厘米左右,是农村妇女在经布捯线子时必不可少的工具,哪一家都有几捆这样的筒筒。金水边盛产优质芦苇,农村人选取粗壮端正者截成筒筒,拿到庙会上出售。而附近村庄的妇女也知道只有在南蔡庄的筒筒会上才能买到自己需要的好筒筒,平常的集会上是见不上的,所以筒筒交易便成了该村观音庙会的特色。至于“绸绸”,则是农村人对于妇女刺绣用的绸缎面料的俗称,经营这些物品的客商知道这个会上妇女多,便也来此摆摊设点,展示自己的货品。
    临皋药材会     徐水南塬的知堡乡临皋村,早先有一座颇具规模的后土娘娘庙,与黄河对岸山西万荣县的后土祠在农历三月十八日同一天过会,据说这天是后土娘娘的生日。伴随庙会所产生的“领羊”、抬神楼以及跳戏都很出名,但最具诱惑力的还是药材交易,因而称为“药材会”。庙会期间,巷道两侧摆满了各种草药,既有被誉为“合志”的优质野生远志,还有防风、柴胡、地骨皮、连翘等等名目的药材,是“秦地无闲草”那句俗谚的最好证明。不只有本县与邻近各县的药商前来采购,还有远道从山西、河南赶来的药商,庙会之后,无不满载而归。
    岳庄瓦盆会    岳庄属坊镇管辖,又称南岳庄,是元代高士岳崧(字景山)的故里。村东有一座西岳庙,每年三月二十八日过庙会,号称“瓦盆会”。陶器的产生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伴随着人类一直走到现在,直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陶制品还在合阳民间广泛应用,合阳人习惯称“陶”为“瓦”,平日口前说的是“瓦盆”、“瓦罐”、“瓦瓮子”之类。由于需要量大,烧瓦盆的窑也便不少。县东灵井村的瓦盆窑由于陶土好,做工细,历史悠久,产品在市场上唱了主角。庙会期间,大型的瓦瓮,成套的瓦盆,大小不一的瓦罐以及小伙子吃饭用的瓦“懒(揽)盘”等陶器摆满了巷道两侧,极为壮观。
    窑头清明会     王村镇的窑头村在金水沟边,与相邻的樊庄之间有一座土阜,宋熙宁间两村百姓联手修起一座九郎庙,明正德年间又在土洞中增塑老子及八仙像,名白云洞。樊庄村现有一通刻于大明正德十六年(1521)的《重修白云洞碑记》,记载了修庙的全过程。白云洞庙会是清明会,它的特点在于会期不确定,因为清明之日在农历中变化较大,如遇闰年,相差更远。这种日期不确定的庙会在合阳极为罕见,亦算一种特色。后来樊庄人每年只过他们村里六月廿五日的追往会,清明会就剩下窑头一村年年都过了。
    龙王庙忙货会    龙王庙所在的地方在海龙镇,属平政乡,离合阳县城约5公里。据说庙内龙王像下有个海眼,一直通到渤海(庙东北不远有南北渤海村),人们可以听到大海的涛声。每年四月初一庙会期间,北山的木杈,潼关的竹笼,华县的竹扫等夏收用的“忙货”都聚集在这里,任农家挑选,故此称为“忙货会”。
    南社秋千会    南社村在黑池镇南1公里处,每年四月初一有祖师庙会,但绝大多数上会的人则是冲着该村的秋千来的。南社秋千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不光有平日常见的门式秋千,还有三状元秋千,天平秋千,轮儿秋和过梁秋等样式独特的秋千,更有荡秋千的化妆成剧中人,先唱戏后荡秋千的“戏秋千”。缚秋千时就地取材,牛轭斗、大车轱辘都可派上用场,利用农业生产中的绑扎技术让秋千成形,显示出浓郁的农耕文化特色。陕西电视台、渭南电视台都先后为南社秋千拍摄过专题片。2012年,南社秋千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井溢村杈把会    井溢村原有宋真宗题额的“井溢寿圣寺”,遗留下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二日的“杈把会”,一直延续到今年。所谓“杈把”,是农村人对农具的概括俗称。在这个庙会上,杈把扫帚、锨镢笼担、草筛竹笼、口袋簸箕等各种传统农具都可见到,能满足群众农业生产的不同需要。
    路井刃片会    路井地处澄城、大荔、合阳三县交界处,是合阳的南大门,自古便是交通要道,108国道傍镇而过,使得这里与外界的交通更为快捷方便。路井原有一座气势非凡的救郎庙,每年农历六月十三日的庙会称为“刃片会”。之所以形成这个特色,是因为每逢庙会期间,不但农民在这里可以买到铡刃、镰刀、钐麦刃和各种刀具,木匠还可以买到推刨刃和雕花用的各种刻刀。不光有本县和邻近各县打制刃片的铁匠前来出售自己的得艺杰作,就连号称“铁匠之乡”的河南孟津县也有不少人赶来推销产品。据当地老年人回忆说,那些成套的木匠雕刀还装着盒子,贴着专门的标签,显示自己是老字号的名牌产品。与路井毗邻的孟庄乡(今并入路井)匠人多,那些出名的把式常常带着自己的徒弟逛庙会,挑选趁手的工具,或者买几件好东西,作为收徒弟时回赠的礼品。赶会的人越来越多,刃片会的名气也越传越远。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合阳县还在路井办了刃具厂,不知确定地点之时与这个传统的刃片会有无关系?
    北雷村赛瓜会    北雷村在黑池镇东南方5公里处的黄河塬畔,村中有一座始建于明正统五年(1441)的三后庙。三后即太姒、太任与汤妃,他们的故里都在合阳,民间尊称为“三圣母”。“三后崇拜”是合阳人独有的祭祀,除县城之外,北雷三后庙是塬上村庄中唯一的一座。北雷三后庙每年正月十五(原为三月十五)和六月二十八日两次庙会,由村中南北二社轮流主持。北雷人有种植西瓜的传统,品种好,个儿大,味道甜,既有皮、瓤、籽皆为白色的三白瓜,也有绿皮、红瓤、黑籽的桃园三结义瓜。六月二十八庙会期间,正是西瓜成熟时节,瓜农们都争先恐后地从地里摘下最好最大的瓜,恭恭敬敬地献到三后娘娘神前,摆满十几张方桌,无形中成了一次“赛瓜会”。来上庙会的外村人目睹北雷的大西瓜,无不啧啧称羡。
    灵泉福山瓜果会    福山是一座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神山,每年七月十一庙会期间,正是瓜果成熟季节,所以形成了远近闻名的瓜果会。附近村庄的瓜农把自己种的西瓜、小瓜(又称甜瓜、脆瓜)一车一车地拉来;果农们则肩挑车推,运来红果、沙果、林檎、李子、桃、葡萄以及早熟的梨,姹紫嫣红,琳琅满目,香气扑鼻。改革开放后,合阳大力发展苹果和红提葡萄,各样新品种竞相上市。加上福山又成为洽川风景区的重要景点,瓜果会与昔日相比,规模更大了许多。
    合阳的庙宇在抗日战争期间曾有许多被拆来作了河防工事;1952年破除迷信时搬掉神像,房屋移作他用,许多庙会也随之消失。改革开放之后,一些村恢复了庙会,而且新建了庙宇,虽说规模远不如昔,但毕竟延续了民间文化的传统。时代在发展,市场在变化,人们的需要也在改变,因之诸如岳庄瓦盆会,路井刃片会,临皋药材会,南蔡筒筒会等这些合阳曾经有过的特色庙会已经只能保存在人们的记忆之中了。(史耀增) 原载2014年2月27日《渭南日报·话说渭南》

    图片


    打赏捐赠
    2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